一、全额事业单位可以办企业吗?
根据国资委1995年9月13日发布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第89号)文件的规定,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但国家财政拨款、上级补助、维持事业正常发展保证完成事业任务的资产不得转为经营性资产用于投资。因此,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不可以投资办企业的。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之所以不能投资办企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对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拨的款项均是经过财政预算,用于本年度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开支的,如果能够拿出钱来投资办企业,这必然会挤压其它预算的资金,势必会影响到其它工作的开展;第二,对于财政资金,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属于被拨款的企业,因此,对于资金的安全意识必然不高,有不能承担投资损失的责任,最重要的是还会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这也不允许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投资办企业。
二、事业单位人员是否可以办企业?
可以办企业。因为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人员不能兼职或创业,但应当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和纪律,不能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此外,如果企业与工作内容没有冲突并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可以适当经商办企业,但需提前向单位报备并征得同意。 但需要提醒的是,办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个人充分考虑。同时,事业单位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服务于公众,如若经商办企业对主业产生影响应及时调整。
三、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企业细则?
根据最新政策,所有事业单位干部中,仅仅只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科研人员,为了开展“双创”活动,在单位批准后可以在职创办企业,除此之外都不行。
3条最新的细则:
第一,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
科研人员开展“双创”活动的,可以申请离岗创办企业,经事业单位批准后,期限不超过3年。
第二,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
科研人员在保证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开展“双创”活动。
第三,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
事业单位根据开展“双创”活动的需要,可以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
不过,为了避免不符合条件的人“搭便车”,指导意见规定了多个限制措施,事业单位干部想要开办企业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其适用人群非常窄,界定为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科研人员,三个要求缺一不可。
所以,公办中小学教师、公办医院医生都不能违规开办企业。
第二,开办企业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双创”活动的需要。
双创活动指的是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展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的活动。
第三,科研人员开展“双创”活动必须经得所在单位的同意批准。
四、如何看待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企业,不用辞职!?
不用辞职,应该是使用停薪保职吧?何为停薪保职?就是位置给你留着,但是这段时间国家不给你发工资。让你出去闯荡一段时间,一是历练公职人员,二是可以减小财政的压力。。从某种方面来说是好事,只不过政策执行过程中,难免会被带歪啊。。
五、事业单位党员能经商办企业吗?
不能。因为事业单位的党员首先是在职在编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规定是不得从事第二职业的,所以自然也就不能经商办企业了。
同时,因为其还具有党员身份,更应该为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好表率,所以从这一角度说,也同样是不能经商办企业的。
六、关于事业单位办企业暂行规定?
关于事业单位办企业若干问题暂行规定
为了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办企业的有关政策,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办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发[1986]6号文件和中办发[1986]9号文件精神,现对我市事业单位办企业和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的有关问题,暂行规定如下。
一、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社会需要,开办与本行业务有关的企业和对外进行有偿服务,具体范围包括:
1、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可以结合专业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经济活动。既可以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组成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也可以利用本单位的试验室(厂)、校办工厂的实验设施对外服务。
2、各种协会、学会可以组织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有条件还可以进行产品设计、外文技术资料翻译和人才培训等技术服务。
3、文化艺术单位,可以结合专业特长,开展服务性的经营括动,演出单位可以出租场地、演出器材和道具服装,从事舞台、美术、广告、装磺、服装的设计以及服装加工、乐器维修,进行表演和演奏方面的艺术培训;文化馆、图书馆等部门可以从事资料翻译、复印、摄影和咨询服务。
4、新闻、广播、电视单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兼营广告业务,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缩微等技术和设备,开展对外有偿服务。
5、出版单位,可以兴办以出售本单位出版物为主的读者服务部、书刊门市部,可以自办发行业务,自办或与其他单位合办印刷厂。
6、医疗卫生单位,可以开展医疗技术咨询、保健指导、技术传授和人才培训的有偿服务,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药材加工和医疗器械维修。
7、体育单位,可以出租运动场地、设备、器材,开办训练班、游艺场,开展体育咨询服务。
8、中小学校可以按照勤工俭学精神兴办工厂,在旅游旺季,可以利用假期的空闲校舍办临时旅店,为游客服务。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兴办小型种植、养殖试验场。
9、事业单位为安置本单位职工的待业子女和编余人员,可以按照劳动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劳人培字(1986)12号文件规定,兴办劳动服务公司,但不要把正常业务转到劳动服务公司。
10、事业单位为方便职工生活,医疗单位为患者服务,可以开办对内服务的小卖部,事业单位的食堂、浴池、招待所、俱乐部、印刷厂等,有条件的也可以向社会开放。
二、凡国家不再拨给事业经费、经济完全自立的事业单位和由事业费开支改为实行有偿合同制的科研单位,只要能独立进行成本核算,有比较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可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三、担负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完成行政职能的同时,为外单位提供信息、介绍业务、咨询服务等,可按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不得将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变成有偿服务,所得的报酬须纳入事业单位总收入,不准任意抽调资金,滥发奖金和实物。
四、事业单位兴办企业所需的经费,可以集资和自筹,也可以有偿借用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包干结余资金,有困难的可在不影响单位正常开支,不增加国家拨款的条件下,经财政部门批准,从单位核定的事业费内有偿少量借用。事业单位不得用国家拨给的事业费进行投资赢利,所办企业占用事业单位的资金、房屋、设备等,必须有偿使用,合理收费。
五、事业单位兴办的企业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不得搞利润转移或截留上缴的利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后,有偿服务所得的分配,按税后利润百分之五十用于冲抵下年的事业费,其余百分之五十按“六、二、二”比例进行分配(百分之六十做为发展基金,百分之二十做为职工福利基金,百分之二十做为职工奖励基金)。
六、事业单位开办的企业,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事业单位分开管理,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不得在开办的企业兼职,企业人员原不属事业编制的不得列入事业编制。
七、事业单位兴办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必须分别经市、县(市)、区主管部门和编委批准,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后发给营业执照,并要自觉地接受工商、财政、税务、物价、审计、银行、劳动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本规定如有与上级规定不符,、按上级规定执行。
七、什么人不能经商办企业?
国家行政人员,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都不能经商办企业如果你是在职的话那就不能经商办企业如果你现在已经是退了职,而且不在职了那还是可以的除了这些人员如果有条件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做点小生意办个小厂在手续齐全的话,都是可以的
八、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经商办企业有啥规定?
1、事业单位不可以自办企业。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不允许经商办企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等。
3、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经审批可以经商办企业。专技人员兼职、在职或离岗创新创业,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按管理权限审批。《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九、供销社能不能投资办企业?
供销社能投资办企业,主要有两种投资主体。
一种是供销社理事会所属供销联社总社或总公司,作为供销企业的出资人,依据供销社理事会章程等规定,是可以投资办企业的。并且供销社所属的企业本身就是供销联社总社或总公司举办的。
二种情况,供销社所属企业投资办企业,这种情况很普遍。
十、村办企业与镇办企业区别?
村办企业一般是村民入股,法人也是在村民中辛生,企业运作由村里的村民共同商量解决,共同定下企业运作方案。
镇办企业为镇政府出面管理经营,为政府的扶贫建设曰常开支等而投资经营的企业,法人代表从企业员工中产生,带领大家创造经济价值,为员工为政府提供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