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公益事业单位即政府或社会力量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而设立的专门从事公益事业工作的单位。 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
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供应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体育娱乐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园林绿化和调查队系统等。
公益事业单位分类
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单位和组织。
2、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单位和组织。
3、进行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改善的单位。
4、发挥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职能作用的单位和组织。
扩展资料
公益属性内涵着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并非不能有经营活动。筹集从事公益服务所需资金,可以是政府拨款、社会捐赠,还可以是经营收益。将强化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的功能,简单理解为禁止经营活动,政府宏观管理就会落入缘木求鱼的境地。
误区一:误读“强化公益属性”。强化公益属性是一个社会视角,从宏观管理来看,应指结果,而非过程;是指功能,而非要素。
公益属性是事业单位存在的法理基础。事业单位存在的合理性就是基于公益服务的提供。公益属性区别于行政性、市场性,所以公益属性的功能需要与之匹配的组织来实现。
承担行政职能或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追逐利润的单位,都应排除在公益事业单位体系外。不应只看其登记的单位性质,而应看其实质。
只有以提供公益服务为目标的单位,才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文化机构等可以是事业,即社会化;也可以是产业,即市场化。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不能一律都要求强化公益属性。
误区二:坚持公益属性就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从国际惯例看,各国都对公益组织进行了一些限制,主要是禁止分配经营活动的盈利。
其含义是:第一,公益组织是非营利的,并不是说公益组织不能从事经营活动,而是其所得盈利必须用于公益。
第二,公益组织也可以盈利,但是它不能将利润在投资者及其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而是继续用于公益活动。
第三,对公益组织的营利活动进行限制,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等进行间接限定,以此确保其公益性。也就是说,只要将所得收益用于公益事业且不与营利企业竞争,公益组织就可以从事与其目标相关或无关的经营活动或商业活动。
第四,国外公益组织的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资助、经营收入、捐赠收入等,而且经营收入是欧美国家的公益组织收入的最大来源,它包括服务收费、商业经营等多种形式。
二、公益性质属于事业单位吗?
公益性质的组织可以属于事业单位,也可以属于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或者地方机关依法设立,从事公益性事务的法人单位。而非营利组织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活动的组织,例如慈善组织、社会福利机构等。因此,公益性质的组织不一定属于事业单位,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组织的性质和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
三、事业单位公益性收费违规吗?
公益一类不许收费,公益二类可以。
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11种违规收费行为。具体包括:
1.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设立收费项目或制定、调整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的;
2.未按照批准的收费主体、对象、标准、范围、期限、方式、频次等收费的;
3.收费项目被取消、暂停或者撤销后继续收费的;
4.只收费不服务或者降低服务标准的;
5.违反规定强行服务、强制收费或者以保证金、押金、赞助、捐赠等形式变相收费的;
6.未经批准委托收费的;
7.未按照规定进行收费公示或者年度报告的;
8.不执行收费减免或者其他优惠政策收费的;
9.将法定职责范围内的非收费事项交由其他组织承担并收取费用的;
10.强制、变相强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培训、研讨、考核、评比等活动,加入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并收取费用的;
11.违反行政事业收费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四、什么是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
公益性岗位和事业单位本身不在一个概念范围:公益性岗位是一类岗位名称,一般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而事业单位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通俗讲,公益性岗位,包括国家补贴型的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岗位,以及为就业困难的者特殊开辟的岗位;事业单位又分有国家补贴和自主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中有少量的公益性岗位。
五、公益性岗位是事业单位吗?
公益性岗位和事业单位的差别:
(1)、两者的服务对象和受益人群是不同的,公益性岗位服务对象为居民公益活动,事业型岗位是服务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
(2)、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而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公益性岗位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公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
1、到3年以后是可以解聘的,公益性岗位是根据地方财务出资情况,劳动局给于人事分配,解决部分紧缺劳动力的方案。
2、养老保险在3年内是由你所在部门交85%个人交15%左右,这个有出入。
3、退休之后有没有退休金就目前养老社会保险这块的规定,年满60周岁,连续交满15年者可以享受,但不可间断。
4、工资卡的办理说的两种都可以,具体看单位要求,这是为了避免过多现金流动。
六、公益性岗位属于事业单位么?
不属于事业编制。
公益性岗位是当地为了解决未就业大学生而制定的一个政策,不是事业编制,它的薪资是当地财政拨付的,基本是当地的基本工资水平,一般走的是当地人事代理,给缴纳五险一金,且一般有工作年限(我们这里最多只能干3年,就必须腾出岗位来),中途找到更好工作时,可以随时离开。至于能不能享受到单位福利,就要看单位领导意愿了,不给你也合理,给你是激励!
至于是不是临时工,不知道怎么定义临时工,工作年限内,只要没有大错误,用人单位不会辞退你的。
七、公益性质企业属于事业单位吗?
不属于,公益性企业一般是国有性质的单位,例如医院,公交公司,地铁公司,国家铁路,水务公司,燃气公司。 公益性企业是社会公益性质单位。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八、公益性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吗?
是的,公益性单位属于事业单位的范畴。事业单位是指从事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经过国家或者地方授权设立,以非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负债务、自负责任的法人组织。公益性单位是其中的一种,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设立,以开展公益性活动为主要职责,如救援机构、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团体等。
九、淮安市市直事业单位待遇如何?
要看是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果是全额拨款,经过此次绩效改革之后与普通公务员收入相差不大了,如果是差额,自求多福吧,可能很肥可能吃不饱
十、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是我国社会组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的一类岗位。这些岗位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宗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性质。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设立的为了服务社会公众、推动社会进步而设立的特定岗位。这些岗位通常涵盖教育、医疗、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工作等领域,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特征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 1. 社会效益明显: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内容多是针对社会的需求而设计的,能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有益的服务。
- 2. 公益性质突出:这类岗位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职责主要聚焦于公益事业的开展与推进。
- 3. 方向性明确: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定位非常清晰,一般会由政府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置,并约定具体的服务方向和内容。
- 4. 绩效评估严格: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相关部门通常会对这类岗位进行绩效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奖惩措施。
- 5. 职业发展渠道多样: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能够提供稳定的就业保障。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在我国社会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福祉而设立的。这类岗位的出现,可以有效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服务,这些岗位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素质,改善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另外,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些岗位通常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渠道,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就业保障,并激励他们为公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进入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
想要从事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质。
首先,应具备与所申请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专业背景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岗位,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其次,对于一些高端岗位,拥有相关的学历和学位是必要的条件。例如,医疗领域的岗位通常要求具备医学相关专业的学位,教育领域的岗位通常要求具备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位等。
此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来提高。
最后,还需要通过招聘考试等程序来获得进入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资格。不同的岗位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试和选拔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备和应对。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前景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在未来的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首先,社会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为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政府对于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于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岗位可能面临着薪酬待遇不高的问题。虽然从事公益事业可以获得丰厚的精神满足感,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薪酬待遇可能相对较低,这可能影响到某些人才的选择。
其次,公益事业的推进和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公益事业的推进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持,而目前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另一方面,公益事业的融资问题也亟待解决,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结语
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福祉的重要力量。这些岗位的出现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有益的服务,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提高,政府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增加,这些岗位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