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3
2024
0

山东境内南水北调线路?

一、山东境内南水北调线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干线自苏鲁省界台儿庄附近进入我省韩庄运河,后入南四湖,再经梁济运河,入东平湖(老湖区)。经东平湖调蓄后,分两路分别向黄河以北和胶东地区供水。黄河以北供水线路,经穿黄隧洞过黄河后,利用小运河、七一河、六五河、南运河,自流向聊城、德州以及河北省东南部和天津市供水;胶东地区供水线路,由东平湖渠首闸引水,经胶东输水干线输水,向济南市及其以东的整个胶东地区供水。胶东输水干线又分为西段、中段、东段三段工程。西段为东平湖至引黄济青,包括济平干渠、济南至济青段;中段全部利用引黄济青部分干渠;东段为正在实施的胶东引黄调水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境内分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形成 “T”型输水大动脉,南北干线长487公里,东西干线长704公里。东线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山东段共包括九个单项工程,分别是:韩庄运河段工程、南四湖水资源管理及水质监测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工程、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东平湖~济南段工程(济平干渠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段工程、穿黄枢纽工程、鲁北输水工程、通讯调度工程。整个输水干线的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七站”、“六河”、“三库”、“两湖”、“一洞”。“七站”是指新建台儿庄、万年闸、韩庄、二级坝、长沟、邓楼、八里湾等七级泵站;“六河”是指疏浚扩挖韩庄运河、梁济运河、柳长河、小运河、七一六五河、胶东输水干线渠道等六条河道;“三库”是指新建东湖、双王城、大屯等三座调蓄水库;“两湖”是指处理和局部疏通南四湖、东平湖两座大型湖泊;“一洞”是指穿黄隧洞工程。主体工程、配套工程、治污工程投资共320亿元,其中输水干线工程投资146亿元。

二、南水北调属于事业单位吗?

南水北调不属于事业单位。南水北调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南北水资源失衡所提出的大型工程项目,其组织形式为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委托责任制项目,它不属于事业单位的范畴。事业单位是指从事公共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法人资格,依照法律赋予特定权限,由政府部门或其他法人组织管理的机构。南水北调是政府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而提出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其性质并不是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所以它不属于事业单位。

三、为什么山东没有南水北调?

山东有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国家战略东线工程,简称东线工程,是指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径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级跨省界区域工程。

201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顺利实现干线工程全线通水目标。2016年3月10日,调引长江水到达山东省最东端的威海市,山东南水北调一期工程13个设区市的规划供水范围目标全部实现。

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自建成通水以来,是对山东水资源的一个再造血。截止2019年顺利完成了6个年度调水任务,累计从省界向山东省调引长江水39.21亿方,工程整体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优化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补充了受水区水资源总量,改善了受水区生态环境,保障了胶东地区青烟潍威等城市应急供水,为南四湖、东平湖生态补水及济南市保泉补源、小清河补水提供了有力支撑。南水北调东线在保障山东省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除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工程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一步显现。

四、南水北调是国企还是事业单位?

南水北调全称是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是央企。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企业工商登记。法定代表人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注册资本1500亿元人民币。

2021年3月8日,三峡集团与南水北调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南水北调集团是央企,于2020年9月在北京市成立,所属行业为水利管理业,主要从事调水工程开发建设与运营、水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项目投资、电力生产、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

公司具体经营范围有:水的生产和供应;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咨询、规划设计管理;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

园区项目开发建设;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上运输业;绿化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承包国外水利水电工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工程设计。

五、南水北调山东线路图?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线路如图: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本年度调水自2021年11月22日开始至2022年5月31日结束,累计调引东平湖水3.68亿立方米,向聊城、德州、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青岛等8地市完成供水3.06亿立方米。后期将继续利用调蓄水库向济南、潍坊、德州三市供水。

       在保障省内供水的同时,我省超额完成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实现补水2.61亿立方米,完成率达到123%。其中,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供水线路出东平湖穿黄断面1.89亿立方米,完成率103%,向河北天津供水1.62亿立方米,完成率106%;潘庄引黄补水线路完成调引黄河水0.72亿立方米,向河北供水0.61亿立方米,完成率254%。

六、山东地图上有南水北调吗?

有南水北调

第一、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线路如图: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本年度调水自2021年11月22日开始至2022年5月31日结束,累计调引东平湖水3.68亿立方米,向聊城、德州、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青岛等8地市完成供水3.06亿立方米。后期将继续利用调蓄水库向济南、潍坊、德州三市供水。

   第二、    在保障省内供水的同时,我省超额完成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实现补水2.61亿立方米,完成率达到123%。其中,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供水线路出东平湖穿黄断面1.89亿立方米,完成率103%,向河北天津供水1.62亿立方米,完成率106%;潘庄引黄补水线路完成调引黄河水0.72亿立方米,向河北供水0.61亿立方米,完成率254%。

七、南水北调经过山东哪些地方?

南水北调分东中西线工程,其中东线工程经过山东枣庄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溜博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菏泽等十四个城市,有效的缓解了济南胶东鲁北严重缺水的问题,并为南四湖和东平湖有效补水,以达到向河北天津调水目的,使山东70%以上人口受益,为山东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八、南水北调申论范文

南水北调申论范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逐渐凸显,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中国第一大水利枢纽工程,为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如何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申论范文写作,则需要深入了解工程背景、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各方观点,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看法。

背景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南方水资源过剩、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发起的一项重大工程,分为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体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全线通水以来,已为北京、天津等地区输水数千万立方米,为缓解城市用水困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做出了积极贡献。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满足了北方城市用水需求,也为南水北调沿线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提供了支持。工程对改善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结构、减轻黄河、淮河、海河河流水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分析

为了正确认识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南北水资源的均衡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其次,工程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单一的水利工程,更是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

问题分析

尽管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其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由于工程跨越区域范围广阔,工程建设费用巨大,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同时,在输水过程中,也存在着水质安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难题需要解决。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也引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利益分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和社会参与,确保工程的长期可持续性。同时,工程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生态破坏等也需要引起重视,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得到充分落实。

建议与展望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加强,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和效益。同时,应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确保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工程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对工程的认知和支持度,增强社会参与度,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只有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程取得成功并发挥最大效益。

九、山东省南水北调局是什么单位?

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内设机构正处级,负责山东区域内南水北调工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为正部级,统管全国南水北调工作。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为正局级事业单位,承担南水北调前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突出规划设计职能,业务上也要受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辖制。

十、2008山东省保障南水北调的措施?

1、建设了截污导流工程(又称为“中水截蓄导用工程”),该工程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再生水)进行截、蓄、导、用,在调水期间使其不进入或少进入南水北调调水干线,以保障干线工程输水水质。

2、建立了南水北调内部水质监测体系,在输水干线重要工程节点、重要支流汇入处、交水断面等位置,设置监测断面,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确保全面实时反映全线水质状况。山东南水北调干线三座调蓄水库已纳入省水文局常规监测范围。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了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水质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及时降低或消除突发事件对输水干线水质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小污染。

3、为全面加强南水北调水质保障工作,山东省还创造性地构建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发布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针对南水北调治污的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建设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和南四湖、东平湖以及沿途河道生态湿地,实施了“放鱼养水”措施,使得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南四湖曾经绝迹多年的小银鱼、鳜鱼、毛刀鱼、麻坡鱼等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的鱼类再度重现。

4、积极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工作,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山东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5~2025)》,南水北调受水区涉及地下水超采的9个市、36个县(市、区),已全部编制完成当地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获市级政府批复,正督促整治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