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
28
2024
0

粮油行业国企外企对比?

一、粮油行业国企外企对比?

当今的中国粮油业,谁执牛耳?一张榜单给出答案。

岁末年初,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民日报》在第四届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推出了“粮油企业50强”子榜单。榜单上的前三强,正是当今的中国农粮三巨头: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

中国粮油企业50强(单位:万元)

从农田到餐桌,凭借“全产业链”战略和综合竞争实力,三巨头粮油业务的经营规模、行业影响力遥遥领先;与发达国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国际粮商不同,我国的国情农情决定了农粮三巨头所肩负的使命: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端得更牢。

中粮集团:忠于国计 良于民生

图源:中粮官网

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央企,综合加工能力超过60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福临门"、"蒙牛"、"长城"、"中茶"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目前,中粮集团有旗下十多个板块构成,涉及粮、油、糖、棉核心主业,覆盖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花等农作物品种以及生物能源,同时涉及食品、金融、地产等行业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其中,农粮板块净利润贡献了超50%。

来源:中粮集团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

在国际市场,中粮集团布局南北美洲、大洋洲及黑海地区等世界粮食核心产区,打通全球粮食主产地与主销区流通渠道,成为疏通全球粮食供应链、维护全球粮食供需平衡的重要力量。

2020年,中粮集团营收超5000亿元,利润总额超200亿元逆势创新高。这是中粮集团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2017年-2019年,中粮集团收入分别为4825亿元、4758亿元和4984亿元;目前的业绩离“十三五”规划设定的收入7500亿元的目标仍有差距。

根据2020财富世界500强以及嘉吉的财务报告等数据,中粮集团的营收仅次于嘉吉,成为世界第二大的国际粮商。

中粮集团的崛起,正在打破世界粮商的格局。中粮海外资产和业务覆盖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每年就超过2000亿元,占总体营收的50%以上,在国际粮油及农产品市场中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对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资源拥有全球配置能力。

2020年,中粮集团推进ISO小麦、稻米、大豆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实现了我国涉农领域主导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中粮集团联合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集团等国际粮商,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名为Covantis S.A数字化农业国际贸易公司,将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化、数字化和现代化,使全球农产品贸易变得简单、安全和高效。以中粮国际为首的四家国际粮商占阿根廷2018/19产季粮食出口的48%。其中,中粮占比高达15%,其余三家依次是美国嘉吉、ADM和邦吉。

益海嘉里集团:深耕中国 实业报国

图源:益海嘉里官网

益海嘉里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是以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龙鱼)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拥有“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等十余个知名品牌。

产品涵盖了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食品饮料、餐饮产品、食品原辅料、饲料原料、油脂科技等诸多领域。

截至2020年底,益海嘉里在中国25个省市区建成生产基地60多个、生产型企业100多家,主要涉足食用油精炼、油籽压榨、食品原辅料、专用油脂、玉米深加工、大豆精深加工、水稻循环经济、小麦深加工、食品饮料、粮油科技研发等产业。

2020年10月,金龙鱼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市值已超过6000亿,后续将在齐齐哈尔、温州、太原、兰州、合肥、青岛等地投资新建多个生产基地,涵盖米面油、调味品等领域,并向餐饮、大健康等领域扩展。

2019年金龙鱼营收1707亿元,食用油占比近50%,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占比近四成。通过纵向打通产业链,完成从原料采购、精炼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横向规模化扩张,业务覆盖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和贸易便利的港口城市,金龙鱼得以在利润率偏低的粮油市场获得远高于同行的市场占有率,2019年在小包装米面油的现代渠道份额均排名第一。

益海嘉里母公司新加坡丰益国际是世界领航的农业综合型跨国粮油集团,全球产业布局多数分布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具有独特优势将国际市场粮油食品引入中国,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农产品需求。

益海嘉里已深耕中国市场超过30年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不断加码在华投资、积极参与扶贫助困、建立先进的产业模式以推动行业进步,将更营养、更健康、更安全的优质粮油产品送上国民餐桌。

北大荒农垦集团:大粮仓 大厨房

图源:北大荒集团官网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黑龙江垦区整体改制后的企业集团,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大型央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企业,粮食总产约占黑龙江省三成,每年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省际调出量的15%左右,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集团围绕原粮、乳制品和农资产品,形成了农、工、贸、商一体化产业链,打造了米、面、油、肉、乳、薯、种七大支柱加工产业,旗下拥有北大荒食品、完达山乳业、九三粮油等龙头企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其中“北大荒”品牌稳居中国农业第一品牌。

目前,垦区已经具备超过400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十六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北大荒集团营业收入1233亿元,利润3.1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1位、中国农业生产企业第一位。

公司主要收入的板块中,以工业板块收入规模最大、较为稳定,实现收入474.42亿元,其中以大豆加工和贸易为主的九三粮油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收入构成主要涵盖豆油加工(77亿)、豆粕加工(134亿)和贸易(154亿)。

来源:北大荒集团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

从因国家战略而生、向国之重器转型、再到为国际竞争蓄能,焕发新生的北大荒正朝着建设现代农业领域航母和新型国际粮商的目标踏浪启航。

粮油食品关系国计民生,关联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三大龙头企业以无可比拟的资源和体制优势、资金和技术优势,在我国农粮行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控制力和辐射力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当下正处历史少有的全球大疫情特殊时期,国际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作为粮油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三巨头在维护中国粮油食品市场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引领产业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与融合,建设粮食生态共同体,共同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数量充足、品质安全的粮油食品供应。

来源:oilcn油讯、中粮官网、益海嘉里官网、蓝鲸财经

您的点赞、喜欢、收藏、关注是我回答的动力之源!

国际四大粮商盈利模式分析

百年不上市的“西部猎手”——跨国粮商“嘉吉”

我国将如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复兴?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打赢种业翻身仗,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汇总 | 国内转基因植物检测标准(GB/NY/SN)

带你一窥国内粮食安全的四重挑战

大北农两产品再获安全证书 品种审定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从隆平高科、大北农2020年度业绩预告看谁家生物育种后劲更足

能否分析一下我国小麦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

增产不增地!玉米和大豆可以兼得?

国内出口欧盟米制品为何频频拒绝入境?

农业农村部支持高水平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活动,这意味着什么?

国内动物疫情时有发生 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数量牧原遥遥领先

H5N8型禽流感疫情下,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政策频频变动,粮食市场暗流涌动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概要回顾及2021年预测

今年粮食生产受“拉尼娜”和重大病虫害双重压力

如何看待2021年农业农村部1号令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办法正式发布,3月1日开始实施?

如何挑选好的五常大米?

2021 年过年适合囤哪些零食?

中粮能超越“ABCD”四大粮商吗?

哪些传统食品带有毒性?

如何看待国内玉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会成为“大豆第二”?

国内进口的玉米都是转基因?

一图理清“十四五”农业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5个任务方向

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能不能实验出高产安全杂交小麦,像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那样?

36张PPT一览先正达集团破解杂交小麦推广瓶颈的新利器

汇总 | 国内转基因植物检测标准(GB/NY/SN)

大北农获全国范围生物安全证书 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协同发力

如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国内种业TOP 10榜单揭晓

杂交水稻,尤其是超级稻的营养价值和传统水稻比是否有所下降?

农业生物技术:龙粳系列——“十三五”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这3个超级稻品种你吃过?

RNAi技术的3种应用使其有望成为植物保护领域未来之星

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有什么具体区别?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

关于转基因事实真相的十四问

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应用情况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三五”10项重大标志性成果

哪个省份农业产业链比较完善?这份重磅名单告诉你答案

聚焦2018—2020全球农业领域前沿研究

卷土重来?沙漠蝗灾继续威胁着非洲之角和也门的粮食安全

4大国际农化巨头仅先正达集团保持快速增长

为什么中国大豆主要靠进口?

袁隆平团队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何以再破产量纪录?

百草枯禁用情况及安全风险

互联网+农业 怎么发展?

近日内娱各种大瓜爆出,是谁在搞事?

二、国企还是事业单位?

对于国企还是事业单位的问题,两者有一定差别: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持有或控股的企业,主要经营市场经济活动,其盈利主要用于补贴国家或者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而事业单位是一种非营利组织,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旨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医院、学校、科研院所、文化艺术机构等。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等。两者相比,国企注重市场经济活动,强调盈利和效益;而事业单位则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强调服务和利益最大化。此外,国企员工的薪资和福利较高,但工作压力和目标要求也更高,而事业单位的薪资和福利相对稳定,但发展空间较局限。

三、国企与事业单位的区别

国企与事业单位的区别

国企和事业单位是在中国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两种类型的组织。虽然它们都属于公有制单位,但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本文将对国企与事业单位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定义

国企: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持有股份或控制的企业。国企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服务国家的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

事业单位:是依法设立,主要从事公益性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事业单位通常包括学校、医院、科研机构、文化艺术机构等。

所有权

国企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由国家掌握决策权。国家通过管理层直接参与国企的经营与管理。

事业单位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但比较分散,往往由政府部门监管和管理。

经营目标

国企的经营目标通常是获取利润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国企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事业单位的运营几乎完全依赖政府资金,不以盈利为目标。

用工机制

国企的用工机制相对较为灵活,具有市场化的特点。国企拥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招聘、晋升和薪酬安排。

事业单位的用工机制相对较为僵化,一般按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编制管理和公务员制度来执行。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受政府政策的较多限制。

财务状况

国企的财务状况一般与市场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经营状况好的国企通常盈利丰厚,而经营不善的国企则可能出现亏损。

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和财政支持,与市场经济形势关联较小。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般相对稳定。

监管和管理

国企的监管和管理由政府直接参与,国家经济相关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对国企进行监管。

事业单位的监管和管理主要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独立,但也受到政策的约束。

社会形象

国企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优秀的国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也有一部分国企因为管理问题而受到诟病。

事业单位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威望。事业单位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结论

国企和事业单位在所有权、经营目标、用工机制、财务状况、监管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国企更注重经济效益和国家利益,而事业单位更注重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了解和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评价国企和事业单位的作用和贡献。

四、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

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是一种常见的组织人事调整方式,它为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了一种扩展自己职业发展的途径。当一个事业单位无法满足人员的需求或者某些岗位需要更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派遣人员到国企工作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有很多好处。首先,这种调整不仅能够给事业单位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接触到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在国企工作,他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工作视野。

其次,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国企一般具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和更严格的工作标准,因此事业单位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更高水平的工作要求。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此外,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还有利于增强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国企的工作人员合作,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了解到不同组织的工作方式和管理经验,以及行业内的最佳实践。这将为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合作基础。

然而,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适应国企的工作环境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国企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往往与事业单位有所不同,事业单位人员需要积极适应新的工作规则和团队文化。

其次,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可能会面临一些工作压力。国企一般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任务。这对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需要他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最后,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还可能面临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在国企工作的员工往往来自不同的部门和背景,事业单位人员进入他们的工作圈子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和信任关系。

为了顺利实施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的计划,有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被遵循。

首先,组织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目标,明确派遣人员的条件和要求。这样可以确保所派遣的人员具备适应国企工作需求的能力,并且能够为组织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其次,组织应该给予事业单位人员充分的培训和指导。这包括国企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在新环境下所需的适应性培训。只有通过专业的培训,事业单位人员才能更好地适应国企工作,并发挥他们的潜力。

最后,组织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这包括对事业单位人员在国企工作的表现进行评估,以及与国企的合作效果评估。通过及时的反馈,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派遣计划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是一种有益的组织人事调整方式。它不仅可以提供事业单位人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然而,这种调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组织和事业单位人员共同努力来克服。只有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执行,才能实现事业单位人员派到国企工作的顺利过渡。

五、事业单位和国企哪个更好

事业单位和国企是许多就业者常常犹豫的选择,都拥有一定的优势和吸引力。那么究竟事业单位和国企哪个更好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事业单位的优势

稳定性:事业单位通常有较高的稳定性,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并且有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一旦进入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不易被辞退或裁员,安稳的职业生涯令许多人向往。

福利待遇: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较好,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充分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权益。此外,事业单位还有较多的年假和带薪休假,有利于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职业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晋升渠道较为稳定,普遍采用考试或评聘制度进行职级晋升。对于有志于长期在同一领域发展的人来说,事业单位提供了稳定且相对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社会地位:事业单位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被认为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代表。工作于事业单位,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国企的优势

薪资待遇:相较于事业单位,国企的薪资待遇普遍较高。国企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公司业绩不错,员工通常能够分享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国企还有绩效奖金制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收入。

职业发展:国企一般规模庞大,业务涵盖广泛,提供了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员工可以通过转岗、升职等方式拓展自己的职业道路,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文化:国企通常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一定的职业成长机会。国企注重公平公正,重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如何选择

选择事业单位还是国企,需要根据个人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观来决定。

如果你追求稳定的职业生涯,注重安全感和福利待遇,事业单位可能更适合你。事业单位提供了较高的稳定性和福利待遇,适合那些希望长期在同一领域深耕的人。

如果你追求较高的薪资和职业发展空间,对市场竞争性更有适应能力,国企可能更适合你。国企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并且提供了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适合有野心和追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人。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和国企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关键还是要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追求来做出选择。

最后,无论选择事业单位还是国企,都应该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和进步。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价值,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对于很多求职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机构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福利保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些单位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体系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体系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职称和管理类职称两大类别。专业技术职称通常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等级别,对应不同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而管理类职称则包括主管、经理、总监等级别,对应不同的管理能力和领导素质。

在国企和事业单位中,职称是评定一个人在岗位上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一个人在单位中地位和待遇的重要标准。拥有较高职称的人员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和薪资福利,因此对于求职者来说,提升自己的职称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标准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标准一般包括工作年限、专业技术水平、学历背景、工作业绩等多个方面。求职者需要根据单位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才能顺利通过职称评定。

  • 工作年限:不同职称的评定一般都会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一般需要在某个岗位上服务一定的年限才能申请相应的职称。
  • 专业技术水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要求申请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 学历背景:大多数职称评定都会对申请人的学历有要求,高学历可以为申请者加分。
  • 工作业绩:申请人在工作中取得的业绩和成就也是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够提供有效的工作证明和推荐信会更有利于评定。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发展路径

在国企和事业单位中,职称发展路径一般是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逐步晋升的。求职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职称目标,然后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

一般来说,从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展现出色的工作表现和领导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称评定中脱颖而出,实现职业追求。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制度优势

相比于其他企业,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稳定性: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制度相对稳定,职称晋升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期性。
  • 福利保障:国企和事业单位一般会给予职称人员更好的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如额外津贴、医疗保险等。
  • 发展空间:国企和事业单位往往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职称晋升可以带来更多的职业机会和挑战。

总的来说,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称对于求职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实现职业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不断学习进取,积极参与职称评定,有望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就和认可。

七、保定国企、事业单位有哪些?

居然在这里看见了保定的问题,那就让我这个去年成功上岸事业的人给你好好说说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啊。

保定的国企还是挺多的,像中石油,中石化这类的都是属于国企的。至于事业单位那就更多了,xx政府办,xx服务中心、xx办公室这类的都是事业单位的。

如果题主是有想要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念头的话,那我正好可以把自己了解的告诉你,事业单位想要上岸的话,那就必须要通过笔试和面试才可以。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考试科目是不固定的,公基,申论,写作这些都是有可能被考到的。

其中公基这门是事业单位最常考的一门了,我当时就是考的这门。说实话,还是挺有难度的,因为需要记忆的地方太多了,差不多九成的内容都是要记住的,这样后面做题的时候才不会在两个答案之间纠结着选不出来。如果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记忆上面的话,可以选择跟着秦叶事考红宝课去学习。它帮助记忆的效果是最强的,我当时把课程给整体看了一遍之后,就能把大部分的内容给记在脑海里了,完全不用浪费课下的时间去记忆。后期去做fb5000题集的时候也变的异常的轻松了,大部分题都能很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率和做题速度也变的又快又好。最后我也是成功的考了个高分,顺利上岸了。

总之,保定的国企和事业单位还是挺多的,如果是真的想要了解的话,那就去当地政府官网上面搜索吧,那上面可能会更全面一些。

八、国企和事业单位区别?

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区别有,1.性质不同,2.经费来源不同,3.待遇工资不同。国企和事业单位相比较而言国企上岸会更加容易一些。

首先,事业单位因为有编制很多人会倾向性的选择事业单位。虽然国企没有编制一说,但是福利待遇完全不差,入职也都是正式工,虽然有些国企是签合同的,但是依旧等同于正式工待遇,只是现在没有正式工这样的说法,都是合同制罢了,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过于纠结编制问题。

其次,国企和事业单位都是公开招人,公平笔试面试,但是国企的招人时间没有那么固定,所以竞争会小一些,以中国烟草为例,这个国企每个月都是不同省份进行招聘,招聘时间不同,月月有招聘,也极大的降低了大家的竞争强度。1、国考是指: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中央、国家机关为了筛选应聘国家公务员的应征者,所进行的一年一度考试,简称“国考”。

2、考试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3、公务员考试分为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其中笔试又包括:行政综合能力测试和申论考试。

(1)首先说笔试吧。公务员考试(文秘类A类)分有两门科目: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当你报名时,你将会得到三本参考书:行政能力测试教材及题库,申论教材。

(2)行政能力测试,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时间!题目是每个人都能做来的,可是2小时要完成160题!绝大部分人只能做完四分之三左右。

(3)申论。申论就是写作文,但又不像我们原来考试那样的作文。它是给一篇材料,出几个题目让你完成。

九、事业单位是国企吗?

事业单位不是国企。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设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单位。而国企是指国家控股或拥有绝对控制权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企在性质、功能、法律地位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国企则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追求盈利最大化。

在法律地位上,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机关,受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而国企则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权。

十、国企是否属于事业单位?

不是,国企不算事业单位。国企就是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而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