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ba联考大纲?
MBA联考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学基础: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问题求解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数学知识的范围包括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
逻辑推理:这部分包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写作:包含两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要求分析一段论证中的漏洞和缺陷;论说文35分,要求写一篇论述某个观点的文章。两题共65分。
综合知识: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具体考试内容和题型可能会因不同年份和不同学校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MBA联考的一般大纲,具体考试内容和题型可能会因不同学校和不同年份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仔细阅读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了解具体的考试要求和内容。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逻辑推理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扩充自己的综合知识面。
二、2021国家联考大纲?
国家联考
全国联考又称“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共分两种:一是一月份的统考,又称“一月联考”,政治,英语参加统考,专业课参加全国联考;另一种是十月份,又称“十月联考”,政治由招生学校命题考试,外语,专业课全国联考。
三、414农学联考大纲?
01、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大家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02、考查目标
植物生理学
1.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植物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生物化学
1.了解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
2.能够运用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物化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03、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植物生理学 50%
生物化学 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植物生理学
一、选择题(20 分)
第 1—10 题,每题 2 分。
二、实验题(13 分)
第 11 题。
三、问答题(42 分)
第 12—14 题,每题 6 分;
第 15—16 题,每题 12 分。
生物化学
四、选择题(20 分)
第 17—26 题,每题 2 分。
五、实验题(13 分)
第 27 题。
六、问答题(42 分)
第 28—30 题,每题 6 分;
第 31—32 题,每题 12 分。
04、考查范围
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生理学概述
(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进展
二、植物细胞生理
(一)植物细胞概述
1.细胞的共性
2.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
(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1.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
2.植物细胞膜系统
3.细胞骨架
4.胞间连丝
(三)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1.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2.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3.胞间信号
4.跨膜信号转导
5.胞内信号转导
三、植物水分生理
(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植物含水量及水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
1.水势的概念
2.水分的运动方式
3.植物细胞的水势
4.植物细胞的水分交换
5.植物水势的测定方法
(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1.土壤的水分状态
2.根系吸水的部位和途径
3.根系吸收水分的机制
4.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土壤因素
(四)植物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方式
2.气孔蒸腾
3.蒸腾作用的指标及测定方法
4.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
(五)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和机制
(六)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1.植物的需水规律
2.灌溉的指标和方式
四、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1.植物必需元素及其确定方法
2.植物必需元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缺素症状
(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1.植物细胞跨膜吸收离子的机制
2.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4.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对氮、磷、硫的同化
(四)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1.植物需肥特点
2.施肥的指标
五、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1.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光合色素
3.叶绿素代谢及其影响因素
(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1.光能吸收与传递
2.光化学反应与光合电子传递
3.光合磷酸化
4.光能的分配调节与光保护
(四) 光合碳同化
1. C3 途径
2.光呼吸
3. C4 途径
4. CAM 途径
5.光合作用产物蔗糖和淀粉的合成
(五)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1.光合速率及其测定方法
2.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六)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二)植物呼吸代谢的类型
(三)植物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和代谢途径的特点
1.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
2.交替途径
3.其他末端氧化酶途径
(四)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1.呼吸速率与呼吸商
2.呼吸速率的测定
3.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
(五)呼吸作用的实践应用
1.植物栽培
2.种子贮藏
3.果蔬保鲜
七、植物次生代谢物
(一)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二)萜烯类
(三)含氮化合物
八、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
(一)韧皮部的同化物运输
1. 运输途径、方向、速度
2.运输物质的形式
3.韧皮部的运输机制
(二)同化物的装载与卸出
(三)同化物的配置与分配
九、植物生长物质
(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二)植物激素的发现
1.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
3.赤霉素
4.脱落酸
5.乙烯
6.油菜素甾醇
(三)植物激素的结构、代谢和运输
(四)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五)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六)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
(七)其他植物内源生长物质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八)植物激素的测定方法
十、植物生长生理
(一)植物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基础
1.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2.细胞分化的条件及调控
3.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技术
(二)植物的生长和分化
1.生长的基本规律
2.生长分析的指标及应用
3.根、茎、叶的生长分化与调控
(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四)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植物光形态建成与光受体
(六)植物运动及其机制
1.向性运动
2.感性运动
3.生物钟
十一、植物生殖生理
(一)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二)光周期对成花的影响
1.光周期现象及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2.光周期诱导及感受部位
3.光周期诱导中光期和暗期的作用
4.光周期诱导成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5.光周期理论的应用
(三)春化作用
1.春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
2.春化刺激的感受与传递
3.春化作用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4.春化作用的应用
(四)花器官的形成
1.花器官形成的生理生化变化
2.花器官形成的条件
3.性别分化
4.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
(五)授粉受精生理
1.花粉和柱头的活力
2.花粉和柱头的识别作用
3.受精过程中雌蕊的生理生化变化
十二、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一)种子的休眠和萌发
1.种子休眠的原因与解除
2.种子休眠的调控
3.种子萌发的条件
4.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5.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二)芽的休眠和萌发
1.芽休眠和萌发的过程
2.芽休眠和萌发的影响因素
3.芽休眠和萌发的激素调节
(三)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生理
1.种子发育的基因调控
2.种子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3.种子成熟的影响因素
(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生理
1.果实生长及其调控
2.果实成熟的生理生化变化
3.果实成熟的调控
(五)植物的衰老和器官脱落
1.衰老的表现形式与意义
2.衰老的生理生化变化
3.衰老的机制
4.衰老的影响因素
5.叶的脱落
6.果实的脱落
十三、植物逆境生理
(一)逆境和抗逆性
1.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2.植物抵抗逆境的方式
3.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
(二)植物的抗旱性
1.干旱的类型
2.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3.植物抗旱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4.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三)植物的抗寒性
1.冷害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2.冻害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3.植物抗低温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4.提高植物抗寒性的途径
(四)植物的抗盐性
1.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2.植物抗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3.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五)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方法
生物化学
一、生物化学概述
(一)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进展
二、蛋白质化学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二)氨基酸
1.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氨基酸的分类
3.基本氨基酸的三字符和单字符
4.氨基酸的分离和测定
(三)肽
1.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
2.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四)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初级结构和序列分析
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重要的蛋白质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胶体性质
2.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3.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
4.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
(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原理
2.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
3.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蛋白质印迹
三、核酸化学
(一)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
(二)核酸的分子结构
1.DNA 的分子结构
2.RNA 的分子结构
(三)核酸的理化性质
1.核酸的一般性质
2.核酸的紫外吸收特征
3.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四)核酸的研究方法
1.核酸的分离纯化
2.核酸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3.核酸的序列测定
4.核酸印迹
四、酶
(一)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特点
(二)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
(三)酶的作用机制
1.酶的活性中心
2.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机制
(四)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
(五)酶促反应动力学
(六)酶活性的调节
(七)维生素和辅酶
(八)酶工程
五、糖代谢
(一)生物体内糖的种类、结构与性质
(二)单糖的分解与合成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磷酸戊糖途径
4.糖异生
(三)多糖的分解与合成
1.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2. 淀粉的分解与合成
六、生物氧化
(一)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
(二)电子传递链
1.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2.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三)氧化磷酸化
1.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2.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3.线粒体外 NADH 的再氧化
七、脂代谢
(一)生物体内脂质的种类、结构与性质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
1.脂肪的酶促水解
2.甘油的降解和转化
3.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三)脂肪的合成代谢
1.甘油的生物合成
2.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3.脂肪的生物合成
(四)磷脂代谢
(五)固醇代谢
八、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
(一)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2.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二)核苷酸的代谢
1.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九、核酸的生物合成
(一)中心法则
(二) DNA 的生物合成
1.原核生物 DNA 的复制
2.真核生物 DNA 的复制
3.逆转录
4.DNA 的损伤修复与突变
5.PCR 技术
(三) RNA 的生物合成
1.RNA 的转录及转录后加工
2.RNA 的复制
十、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遗传密码
(二)多肽链的合成体系
(三)原核生物多肽链的生物合成
(四)真核生物多肽链的生物合成
(五)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和定向转运
十一、基因表达调控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三)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四)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四、2020公安联考行测大纲?
报警考试的行测内容和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大纲是一致的,分为五个模块,一言语理解,二判断推理,三逻辑分析,四常识,五数量关系。
五、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大纲
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大纲
艺术硕士全国联考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考试,它是评判艺术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艺术硕士联考大纲是考生备考必备的重要资料,下面将介绍一下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大纲的相关内容。
1. 考试科目和体裁
艺术硕士全国联考涵盖了多个学科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
- 专业基础综合知识: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
- 创作与实践: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 策划与组织能力: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策划和组织能力。
- 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报考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根据所报考专业的不同,考试科目和体裁可能会有所差异,考生需详细了解相关考试信息。
2. 考试大纲概述
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大纲是指导艺术硕士考试的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大纲的主要内容如下:
- 考试目标:明确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 考试内容:具体列出考试科目的知识点和考点。
- 考试形式:说明考试的方式和形式。
- 考试要求:阐述考生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备考,全面、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
3. 考试科目详解
3.1 专业基础综合知识
该科目是考核考生对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涵盖专业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如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创作等。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艺术创作中。
3.2 创作与实践
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考生需要准备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能够对作品进行理论分析和解读。创作与实践科目是考生展示自己艺术才华和个人风格的重要机会。
3.3 策划与组织能力
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考生需要准备策划方案,并能够详细阐述方案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过程。策划与组织能力是考生在艺术领域中追求卓越的重要素质。
3.4 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报考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课程学习,全面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动态。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是考生深入研究和理解学科的基础。
4. 备考建议
4.1 制定学习计划
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备考,提高备考效率。
4.2 多角度学习
考生应该从多个角度学习考试科目,包括自主学习、课程学习和辅导学习等。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进行实践创作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4.3 做好备考笔记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做好备考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备考笔记可以帮助考生及时复习和回顾,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
4.4 做模拟试题
考生可以通过做模拟试题来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和考试水平。模拟试题可以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提高应试能力。
结语
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大纲是艺术硕士考生备考的重要指南,考生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大纲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备考,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和竞争力,为获取艺术硕士学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199管理类联考大纲?
2022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研大纲全称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规定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 是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
考试性质及试卷形式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1.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管综大纲主要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数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2)均值不等式
(3)不等式求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
6.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三)几何
1.平面图形
(1)三角形
(2)四边形
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3)圆与扇形
2.空间几何体
(1)长方形
(2)柱体
(3)球体
3.平面解析几何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3)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四)数据分析
1.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2)排列与排列数
(3)组合与组合数
2.数据描述
(1)平均值
(2)方差与标准差
(3)数据的图表表示
直方图,饼图,数表。
3.概率
(1)事件及其简单运算
(2)加法公式
(3)乘法公式
(4)古典概型
(5)伯努利概率
二、逻辑推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试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概念
1.概念的种类
2.概念之间的关系
3.定义
4.划分
(二)判断
1.判断的种类
2.判断之间的关系
(三)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
4.综合推理
(四)论证
1.论证方式分析
2.论证评价
(1)加强
(2)削弱
(3)解释
(4)其他
3.谬误识别
(1)混淆概念
(2)转移论题
(3)自相矛盾
(4)模棱两可
(5)不当类比
(6)以偏概全
(7)其他谬误
三、写作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1.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篇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2.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论证充足,论证严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七、2021年管理类联考大纲和2022年管理类联考大纲区别?
22年的大纲大概9月才出,管理类联考大纲很久没变过了,可以按21年的大纲先开始学习,跟22年大纲区别不大。
八、贵州舞蹈联考考试大纲?
2021舞蹈考试大纲:
(一)艺术舞蹈
基本功考试内容主要有软开度(两边的竖叉、横叉;下腰)、搬腿(分别搬前、旁、后腿);以及跳、转、翻的基本技术技巧动作组合,女生的动作如:点翻、四位转、平转、大跳、倒踢紫金冠、串翻等;男生的动作如:双飞燕、大跳、旋子等。
剧目表演测试要求考生剧目片段自选,剧目体裁包括: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等。考生自备音乐伴奏U盘,U盘内只能存储考试伴奏唯一文件,不得存储其他内容,文件为MP3格式。
艺术舞蹈主要从考生形体条件、软开度的能力、技术技巧动作的数量和质量、选跳剧目片段的难度以及作品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二)国际标准舞
1.基本功考试内容主要是形体观察、芭蕾基训(基本功)。芭蕾基训(基本功)测试为软开度(左右腿下横叉、竖叉、下腰)、控制(面向一点搬前、旁、后腿并控制)、旋转(四位转,两圈以上)、连续平转。
2.剧目表演为作品表演测试。即考生独立完成自选舞种作品,考场根据考生约考时选报的舞种随机播放舞曲,自选舞作品为标准舞(摩登舞)系或拉丁舞系任意一支单人舞蹈(不准带舞伴)。
(三)舞蹈考生基本功考试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剧目表演考试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九、2022管理类联考大纲变化?
基础阶段:1月—6月 打基础的阶段,以基础知识为主,记住基本的公式,理解基本的概念,做基本的题目,难题直接跳过。
强化阶段:7月—10月 该阶段就是见识题型,见识一题多解,见识各题有无巧解的时间段,以归纳总结为主,争取在这个时间段练到后期可以达到2分钟之内解决掉一道题,甚至于不动笔直接秒选答案的境界。
冲刺阶段:11月—考试前 该阶段以做近十年真题为主,每一年的真题至少做三遍以上,千万不能背着答案去做每一遍,不然再多遍都没有作用。
第一遍:过掉简单题目 第二遍:重点抓要想一会才能做出来的题目 第三遍:抓比较难的题目,检查自己能不能搞定这一块,搞不定的话就直接放弃掉,主要抓简单和中等题。
十、2021管理类联考大纲变化?
2021考研新大纲已经于9月9日公布,今年的管理类联考大纲相对于往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对于管理类联考的小伙伴来说,可以继续安心复习。
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管理类联考命题虽有一些变化,但近些年变化也是微乎其微,考试已经非常成熟,命题规律和出题的侧重点比较稳定,所以各位小伙伴可以按照既定的复习节奏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