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如何定级?
事业单位管理岗定级标准:
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岗分为十级,刚参加工作分配到管理岗位的职员,一般核定为十级管理职员,相当于公务员序列里的办事员;实习期满后晋升为九级职员,相当于科员。从九级职员晋升到八级职员,就需要硬性条件限制了:四级以下职员晋升,必须在下一级职员岗位上任期满三年以上才符合晋升条件。也就是说,八级职员晋升,必须是九级职员工作满三年以后,才能达到基本晋升条件。
九级十级职员依然是一般干部,属于人事部门管理,级别只在工资核算时起作用。而八级职员相当于公务员序列里面的副科级,已经属于组织部门管理和任命的干部了。受管理岗位领导职数比例限制,八级职员开始就有相应的职位限制,在县区一级,50名编制以下的事业单位可以调一正两副三名领导职数,也就是八级管理岗位只有两个,七级管理职位一个。由此可见,八级以上管理职位晋升之困难。许多人在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早就满足了八级岗位晋升的条件,却因为职数限制,得不到提拔任用。
随着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试点改革,为了解决管理人员因职数限制,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工资待遇较低的现状和问题,江西、宁夏等地开始试行类似于公务员“职级并行”的政策。具体为:
1、现聘管理岗位九级、八级职员满6年以上,且聘期内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对应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七级职员;
2、现聘管理岗位七级、六级职员满13年,工龄满25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六级、五级职员。
3、新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岗位上满1年后,考核合格,可不受职数限制分别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七级职员;
4、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晋升非领导职责七级、八级职员的任职年限,以在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年限为准计算。
二、事业单位,研究生如何定级?
就是一年是副主任科员,但是还得看单位和领导。
硕士刚毕业进事业单位是确定为助理职称,工资待遇按助理职称去定。工作两年后,就具有定为中级职称的资格,不过你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成绩(比如发表论文,取得相应的工作业绩)。
如果是中央单位(正局级左右),基本都是副科起步。基层单位或级别较低的单位就不好说了,比如正处级的事业单位,最高的领导才是正处,副科就算领导岗位了,不大可能给你定副科。
转正:
是指学徒按本工种学徒学习年限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并按一定的手续由学徒身份转为正式技术工人,领取本工种最低等级工资。
拓展资料
事业单位执行的主要是职称,叫技术职务。第一年属于实习期,按照助理工程师的工资,第二年定级中级职称,四年后具备晋级副高的资格。总体比本科高一个级别,比博士低一个级别。
三、事业单位,研究生如何定级?
你单位的做法是错误的,你也不要看部分高获赞的答复,纯属胡说八道,很多读者也完全不懂,所以都被带坑里了还给赞。
在中组发〔2019〕10号文件《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录取的情况,另一种是有工作经验的录取情况,摘录如下:
第四条 考核合格的新录用公务员,按以下规定任职定级:(一)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没有工作经历的: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任命为二级科员、二级行政执法员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七级;大学专科毕业生,任命为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员、一级行政执法员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六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员、一级行政执法员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五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四级主任科员、四级主管、四级主办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四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二级主任科员、二级主管、二级主办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二级。(二)具有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其资历和工作年限,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级与级别。
至此基本确定,单位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入职前的最后学历,作为你的认定学历。
不过你的情况并不吃亏,在2016年读硕前,你有4年工龄,事业单位本科定级是薪级7级,硕士定级的薪级是11级,正好相差为4,所以如果单位以本科为你认定学历,那么需要让单位给你追认工龄。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在2018年考取某部委事业单位时,你的工龄并不是4年,而是6年!如果你不主张,单位一般不会认定你硕士期间的工龄,并且哪怕你主张,单位也一般会拒绝。
关于你读硕期间的工龄核算,不是你自己认为的“全日制没有拿工资”所以就不算工龄的,而是因为你是取得本科学历参加工作(因而一般应该是办理过转正定级了)获得干部身份后,成为了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情形。这种情形并不以你是“在职研究生”还是“全日制研究生”来区别你是否应获工龄,对于这种情况,国家有专门的文件进行规定,在教高〔1990〕001号 《国家教育委员会、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描述并规定了这种情况的工龄计算依据,摘录如下: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人事、劳动厅(局):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在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提出一些问题。经研究,现通知如下:一、国内博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龄计算问题,仍按《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107号)有关规定办理。二、在职人员考取国内硕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三、本通知自发出之月起执行。过去与工龄有关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不予追补。国家教育委员会 劳动部 人事部一九九○年一月十九日
因此,你应该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提供你的事实情况,让你单位的相关人员为你办理更正,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事业单位定级流程?
对于刚进入事业单位的新人来说,如果你聘用的岗位是专技岗,本科学历任职一年转正后可定为初级,也称助理级,评上后四年可以参加中级职称评定,也就是最早5年就可能评定中级职称。如果是大专学历则工作满3年后才能定位初级职称。
晋升岗位年限要求: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事业单位会计岗转正后如何定级?
1、转正定级是试用期满后,根据职称确定专技等级,正高1-4级,副高5-7级,中级及8-10级,初级11-13级。这里还会涉及到初定这个概念,初定是单位权限下根据学历和工作经历直接确定职称,而不需要参加职称评审。一般大专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可初定初级职称;硕士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博士学历可初定中级职称。
2、转正定级是组织行为,试用期满了就会做;初定只能一次,要个人申请,且必须之前没有职称。转正定级和初定不是一回事,一个是试用期满转正并定级,但是一般来说转正定级很多和初定职称一起做的,一个是定岗,一个是定职称
六、事业单位考入公务员如何定级?
事业单位人员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职务级别不考虑事业单位任职经历,一切清零,重新按照有关规定定级;工资级别因为涉及工龄工资,会综合考虑事业单位任职经历
对于新录用公务员的定级问题,2008年中组部印发的《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早有明确界定,公务员试用期转正后,分两种情况定级:
一、没有工作经历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考入公务员,试用期转正后: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任命为办事员,定位27级;专科毕业生,任命为科员,定位26级;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双学士学位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科员,定25级;硕士毕业生,任命为副主任科员,定位24级;博士毕业生,任命为主任科员,定22级。新公务员法实施后,按相应职务套改职级,比如硕士毕业生,任命四级主任科员,博士任命二级主任科员。
二、有工作经历的社会人员考入公务员,试用期转正后,原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可参考其原任职务与级别,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务与级别。其他具有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其资历和工龄,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务与级别。从字面理解,看起来好像事业单位人员考入公务员可以按事业单位任职情况确定职务,实际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考入公务员试用期转正后,以前的任职经历不做参考,一切从头开始,确定职务只依据所取得学历定级,比如本科定科员,硕士定副主任科员。但工资级别,会参考以前的工龄,比没有工作经历考入的同级公务员高一个等级,也就是每月多几十块钱而已。其它的,没有区别。
七、事业单位工勤怎么定级?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分为五个等级。 五级(初级工):需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四级(中级工):需在本工种五级岗位工作满5年;三级(高级工):需在本工种四级岗位工作满5年;二级(技师):需在本工种三级岗位工作满5年;一级(高级技师):需在本工种二级岗位工作满5年。 1、五级/初级工: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 2、四级/中级工:在本工种五级岗位工作满5年;
八、考入事业单位怎么定级?
刚进入事业单位还不可以定级定岗因为第一年是见习期,还没有资格定级定岗,满一年后,经过年度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定级定岗,如果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的,比如教师等,转正后可定为专业技术岗十三级,如果是事业单位管理岗则定为管理岗位九级职员。
然后,随工作年限的增加,专业技术岗位的可以评专业技术岗十二级,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要提拨为事业单位副科才能晋级为管理岗位八级。
九、事业单位定岗定级标准?
事业单位中有专技岗、工勤岗、管理岗三类岗位,每类岗位有不同的级别,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新入职的员工都是按照级别,一级一级往上升,管理岗和专技岗相对更有晋升空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工勤岗可能会逐渐取消。
十、事业单位转正定级薪级工资如何认定?
你是本科毕业,那么你2019年12月转正定级的时候,薪级起薪是7级,如果之前的三年工龄得到确认,那么你的薪级应该是:7+3=10级
不同学历转正定级时候的起薪薪级级别如下:
专科:薪级5级
本科:薪级7级
本科双学士:薪级9级
硕士研究生:薪级11级
博士研究生:薪级14级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教师和护士属于特殊岗位,他们的薪级工资在标准工资的基础上要上浮10%。比如同是事业单位,别的岗位薪级7级对应的薪级工资是436元,那么教师是436+43.6(四舍五入为44元),那么就是480元,比其他岗位高10%。
非应届毕业生,如果之前有工作经历,并且工龄得到认可,那么在起薪基础上加上工龄年限。如果你有5年工龄,那么就是在初始薪级的基础上加上工龄,如果你本科毕业,那么就是7+5=12级;如果你是专科毕业,那么就是5+5=10级。
教师和护士属于特殊岗位,薪级工资有一个10%的浮动,也就是说,这两种岗位的薪级工资,在正常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百分之十的工资。
工资套改,薪级计算,工龄计算,以及工龄和薪级之间的关系的等详细情况,请看我专栏的这篇文章,有详细介绍。
薪级工资怎么算,如何套改?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对照表,一图看懂!本人二十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经验
考公考编政审资深指导;
转档,调档,审档资深指导;
死档激活,存档,补办;
三龄两历一身份,转正定级,每年的工资异动,工资套改,工龄计算,薪级工资计算,岗位工资计算,年度考核,纳编,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履历表,职工履历表,见习期考核鉴定表,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转行政关系,转工资关系,档案转递通知单,调档函,学籍档案,人事档案,职工档案,干部档案等有关档案事务的咨询和指导,疑难解答。
如果碰到档案和政审难题,可以主页付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