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遣制 政审 派遣单位 用人单位
派遣制:用人单位与派遣单位的政审义务
近年来,派遣制在劳动力市场上日益普遍,成为现代企业用工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在进行派遣用工时,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所承担的政审义务常常成为争议焦点。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派遣制下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政审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一、派遣制下用人单位的政审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对派遣劳动者进行政审。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在招募派遣劳动者时,有义务对其进行背景调查,确保其符合用工要求和资格。
用人单位的政审义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核实派遣单位提供的派遣劳动者的身份证明、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
- 了解派遣劳动者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和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情况;
- 确保派遣劳动者没有犯罪记录、违法行为或不良信用记录,不会对用人单位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未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派遣劳动者,用人单位有权拒绝其派遣或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
二、派遣制下派遣单位的政审义务
与用人单位相比,派遣单位在派遣制下的政审义务相对较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派遣单位对派遣劳动者进行简单政审,主要是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
派遣单位的政审义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核实派遣劳动者的身份证明、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确保派遣劳动者没有重大违法记录,不会对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影响;
- 对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进行初步评估。
派遣单位应当诚实、真实地提供派遣劳动者的相关信息,如果派遣单位故意伪造或隐瞒派遣劳动者的相关情况,将对派遣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派遣制下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派遣制下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政审义务对双方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如果未能履行政审义务,未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派遣劳动者可能对用人单位造成潜在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例如,派遣劳动者可能在工作中实施违法行为、泄露商业机密或侵犯他人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声誉和利益造成损害。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与未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该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
对于派遣单位而言,如果未能履行政审义务,提供给用人单位的派遣劳动者可能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害,例如派遣劳动者工作不称职、道德品质不符合要求等。派遣单位可能面临用人单位的索赔要求,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派遣单位故意伪造或隐瞒派遣劳动者的相关情况,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派遣制下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政审义务在员工招聘和用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人单位需要认真履行政审义务,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确保招募的派遣劳动者符合要求。派遣单位也要诚实提供派遣劳动者的相关信息,避免因故意伪造或隐瞒信息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双方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企业的良好运行。
二、派遣制是什么?
派遣制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机构将劳务派遣人员派遣给用人单位使用的一种劳务关系形式。
派遣制是在用工形式上属于外包方式,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减少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也能更快的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派遣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派遣机构不能很好的监督派遣员工,短期派遣则很难建立企业文化,派遣制也可能对员工权益不利等。
三、什么叫派遣制?
事业单位派遣制员工亦称人才租赁、人力资源派遣、劳动派遣等,是派遣公司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通过招聘、筛选后将合格的员工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四、派遣制合同制的区别?
答:合同制与派遣制的区别如下:
1. 主体对象:合同制的主体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而派遣制的主体是派遣公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 劳动关系:合同制职工直接和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派遣制员工与用工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派遣公司形成劳动关系;也就是,合同制职工直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制员工则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3.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合同制职工由用工单位设立专门人员/机构对职工直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派遣制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则由派遣公司全权负责。
4. 适用法律:受到主体不同、劳动关系不同的影响,派遣制与合同制所适用的具体法律条款也有所不同;
5. 合同的法定形式:合同制中,用工单位与合同制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制中,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公司与派遣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与派遣制员工签订《劳务协议》。合同制与派遣制的定义如下:合同制职工:用人单位根据国务院国发(1986)77号文件和国务院令第99号的规定,通过签订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项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所使用的职工。包括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单位的全部职工。派遣制员工:人才派遣亦称人才租赁、人力资源派遣、劳动派遣等,是派遣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招聘、筛选后将合格的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不需要设立专门人员、机构对派遣人员进行具体繁琐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些人员的聘用、档案接转、流动手续办理、户口落实、建立员工档案、各类社会保障建立及缴纳等诸多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性工作由劳动派遣组织负责完成。
五、派遣制教师考试难度?
派遣制教师难度不大。派遣制教师主要是签合同,没有教师编制,工资待遇相对来说比正式教师比较低,因此报考的人数比较少。
许多人报考派遣制教师主要是为了缓解没有工作的情况,也是一个过渡期,因此报考人员比较少,许多人因为看不上派遣制教师也不会报考。
六、什么是派遣制员工?
1 派遣制员工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如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服务中心等)与用工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等)签订协议,派遣员工到用工单位从事工作的一种用工形式。2 派遣制员工通常不是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他们是由劳务派遣单位招聘和管理的人员,他们所受到的待遇、保险、福利等也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3 派遣制员工通常用于临时性、短期性工作,比如季节性、流水线作业等,并且派遣期限通常在半年至两年之间,期满后可以转正或结束劳动合同。
七、高校派遣制员工待遇?
对不同高校来说,派遣制员工待遇上是不尽相同的。例如,部分高校对于派遣制员工与正式编制人员,两者在工资待遇上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具体用工形式上的差异。
但也有很多高校将派遣制员工明确列为临时用工人员,在薪酬待遇上与正式编制人员相差较大。
八、派遣制护士值得干吗?
值得干
好多三甲医院都采用同工同酬了,也就是说正式的和不正式的待遇都一样了,这种情况可以先干着,有合适的机会了在考编制。
因为如果你不去可能当年就没有工作机会了,如果你还有选择的余地,比如可以去其他医院或继续考编制的护士这种情况你可以不去。
九、什么是派遣制招聘?
就是指人事关系,比如档案,保险等等并不是所工作的单位负责管理,而是由所派遣单位负责为你上保险,管理档案,甚至是发工资,派遣单位是人才市场,也就是说雇佣的单位是人才市场,所以工资,保险,档案都由人才管理,然后人才市场派遣到医院里来工作,所以名义上是医院的职工,但实际上是在为人才市场工作。
关于待遇和以后能不能在工作单位能不能转正的问题,实际上如果有被派遣的机会无论哪里,建议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有很多派遣职工的人事关系都被转到工作单位名下了。
实际上派遣制度只不过是一个用人借口,他们只想用这点不稳定的感觉来让工作者有一种危机感,促使更加努力的工作。时间长了,用人单位会考虑正式雇佣的,因为现在派遣职工在单位里所占比例已经非常大了,各个单位已经离不开派遣职工了。
十、雇员和派遣制区别?
简单的讲:雇员就是与用工单位建立雇佣关系,社会保险等由用工单位与雇员共同负担;而劳务派遣则是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建立买卖关系,工作人员与劳务公司是雇佣关系,社会保险等由劳务公司与员工共同负担。用工单位与工作人员没有法律上的雇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