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8
2024
0

高校人事代理何去何从?

一、高校人事代理何去何从?

人事代理就是和学校签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是直接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目前高校存在三种人员:编制内人员、人事代理人员、外聘人员。编制内人事属于省管,学校一级无权辞退,因此叫铁饭碗;人事代理和学校签合同,跟学校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

外聘人员一般是后勤工作的食堂阿姨、保洁人员和宿管,一部分本科学历的科研助理,通常叫作合同工,劳务派遣等。

二、高校人事代理稳定吗?

不稳定。

高校人事代理人就是为了解决高校编制有限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一种模式。

高校人事代理没有编制,只受第三方委托在高校上班,档案和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中心,增资、职称、考试、社保、医保等都在人才交流中心代办理。即使大部分用工单位都说人事代理和事业编同工同酬,但其实人事代理可以说随时有被解雇的风险,并且人事代理的合同到期之后会不会续签则会画上一个问号。

三、高校人事代理怎么入编?

人事代理教师不能直接入编,考生需要参加并通过编制教师招聘考试才能入编。人事代理教师属于合同制教师,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人事代理教师必须通过编制教师招聘考试才能办理入编手续。

四、高校人事代理和编制区别?

这个区别还是蛮大的,高校人事代理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人在高校上班,档案和人事关系却在人才交流中心,增资、职称、考试、社保、医保等都在人才交流中心代办理。

有正式编制的就不一样了,档案和人事关系都在单位,增资、评职称、五险一金等一切人事事务都在单位办理。

五、高校以后全部人事代理吗?

高校以后是否会全部实行人事代理,这个问题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人事代理政策的实施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国家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市场需求等。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主要有正式编制和人事代理两种。正式编制是指国家统一分配给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而人事代理是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提供的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出国政审等全方位服务。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人事代理的比例逐渐增加。但是否全部实行人事代理,还需根据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人事代理与正式编制在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选择人事代理时,毕业生需权衡各种因素,如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薪酬待遇等。同时,办理人事代理需按照《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由单位或个人委托人才服务中心进行。

总之,高校以后是否会全部实行人事代理,需要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在当前形势下,人事代理和正式编制两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共存,具体取决于各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和实际需求。

六、高校人事代理有前途吗?

首先我觉得在高校工作环境比较好,在外人看起来也很有面子,不同的地域和学校级别可能决定了待遇不一样,但是人事代理可能没多大前途,高校本身就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有编制的肯定比人事代理的机会多,如果不想着升官发财,但从一份工作来看,高校的人事代理也很不错

七、高校人事代理和雇员制区别?

高校人事代理和雇员制是两种不同的招聘管理方式,有以下区别:

1. 雇员制:指高校根据财政法规,通过公开招聘或委托中介机构招聘职工,具有正式工作性质,签订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享受公共福利和福利待遇。

2.人事代理制:指高校聘用中介公司或临时劳务公司,由其向高校推荐人员,聘用期限不同于雇员制,一般在3个月到1年之间,并不属于高校工作人员行列,不享受公共福利,福利待遇低于正式工。

总之,雇员制招募的职员为高校正式职工,享受相应的福利和社会保险,而人事代理制只是短期解决高峰期的人手短缺问题,因此招聘的人员只是临时工作人员,没有与雇员制相同的福利待遇。

八、公办高校人事代理值得去吗?

公办高校人事代理是可以去的,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众对人事代理制度这种新的人事管理方式缺乏了解,甚至心存疑虑,不少教职工由于传统人事管理概念的影响,对用人单位依赖性很强,实行人事代理,自己就等于是被推向了社会,相关的福利待遇、晋升、职称评定也存在不确定性,甚至随时会面临被辞退,而对此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实际上只要没有重大违纪问题都会续签合同的。

九、高校人事代理岗位会辞退吗?

高校人事代理岗位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被辞退。高校人事代理岗位也是要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高校工作的,除了人事档案要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外,同样也要在编制管理部门备案,和高校在编人员是享受同等待遇的,所以只要不犯错是不会被辞退的。

十、高校人事代理退休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一样退休年龄,一样计算退休金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