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宪法和行政法的区别?
首先,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其次,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同时,宪法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二、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宪法、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各项权利保障,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高准则。
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主要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它们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也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行政法规通常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
部门规章是各级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适用于本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和行政事务的规范。它们是对法律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确保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性,不仅是法律的总纲和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法源。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运行方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一般需要较高的法定程序和条件。
宪法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规范了政府的职责和行为,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整体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宪法还是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保障。
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应用
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是约束行政机关行为的重要法律工具。行政法规的制定一般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合法合理合规。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一般包括草案起草、公开征求意见、研究修改、审议通过等环节。在制定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行政法规的应用涵盖了行政机关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奖惩、行政合同等。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行政法规的规定,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部门规章的制定和执行
部门规章是各级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适用于本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和行政事务的规范。部门规章通过对细节问题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了法律和法规的内容。
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一般由本行政机关的主管领导或负责人签署,经过规章制定、征求意见和审批等程序。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相关部门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规章的合法合理性。
部门规章的执行对于保障行政机关的规范管理和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开展行政工作时必须遵守和执行部门规章,确保行政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要求。
总之,宪法、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中国法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构成了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机关的行为和管理。遵守和执行这些法律规范,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民权益。
三、宪法与行政法学的就业前景?
主要到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如果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比较感兴趣,然后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那就业前景也是很好的。法学就业前景不是很差。
四、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例子?
我国还没有违宪审查制度,连直接采用宪法审判的例子都很少.只记得有一个关于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后来以侵犯受害人受教育权为由判罚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五、宪法的性质是法律还是行政法规?
宪法具有以下特点:根本性,乃国家的根本大法;权威性,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原则性,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体现并且代表、保障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宪法乃母法,是任何法律制定的依据,任何法律不可与宪法有冲突。
六、为什么要报考宪法与行政法研究生?
报告宪法与行政法的研究生,对研究国家宪法与行政法是有特别有好处的,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来进行法律法规,以政策性的研究。
七、什么优先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八、请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之间的区别?
宪法是母法。法律是基本法。行政法规是部门法。行政规章部门内部的规定。它们制定的机关不同,宪法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法律是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是省级以下的政府和行政部门制定的。
九、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由谁制定的?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四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它们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或组织制定,并且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宪法制定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制定由宪法制定机关负责,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宪法由宪法制定会议或立法机构制定。宪法必须经过全民公投或立法机构的表决通过才能生效。
法律制定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法律的制定由立法机关负责,立法机关可以是国家立法机关,例如国家议会或国会,也可以是地方立法机关,例如州议会或地方立法机关。法律必须经过立法机关的表决通过才能生效。
行政法规制定
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行政法规的制定由行政机关负责,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和需要制定行政法规,以实施法律、具体规范行政行为,并保证社会管理的顺利进行。行政法规必须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地方性法规制定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政府依据中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适应本地区具体情况的法规,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有序发展。地方性法规必须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不能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冲突。
综上所述,宪法由宪法制定机关制定,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由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政府制定。这些法律文件各自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但都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为您解答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及其法律效力,为您提供一定的帮助。
十、宪法哪个老师讲的好?
中文宪法课程的话,许宗力老师很厉害。网上有许老师的公开课。
很多人都是看着许老师《法与国家权力》论文集真正学懂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