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31
2024
0

是否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

一、是否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

这种单位不少,一般是具有部分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属于公益一类全额财政拔款,参照公务员管理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与我国机构改革,压缩行政机构、编制有关。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有哪些?

参公单位又叫参公事业单位,指的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简称参照管理),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

参公单位与事业单位享有的资源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制整合推行后,各级党委政府都出现了新的部门,党委组成部门中的各界组织都是参公管理,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

三、参照公务员管理规定?

规定如下。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以下简称参照管理)的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列入参照管理范围,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

第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

使用国家行政编制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由中央另行发文明确。

第四条 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本单位提出意见,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组织部审批;中央工作部门,派出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所在部门提出意见,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审批后,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市(地)、县级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审批。

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比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本单位提出意见,国务院委托人事部审批;国务院各部委、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各部委、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提出意见,报人事部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报人事部备案;市(地)、县级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审批。

特殊需要列入参照管理的单位,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中共中央或者国务院直接确定。

第五条 申请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 申请参照管理的请示;

  (二) 获得法律法规授权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依据;

  (三) 设立机构的批准文件;

  (四) 单位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

  (五) 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 实行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对人员进行登记、确定职务与级别、套改工资,并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规定,对单位内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参照管理的单位不实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第七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参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执行录用、职务与级别、工资福利保险等管理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第八条 已列入参照管理的单位,因法律法规变更,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时,不再实行参照管理。

四、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机关其他编制是什么编制?

是事业工勤编制,机关其它编制是指工勤人员。

五、什么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具体指哪些?

在我国目前的公务员法实施中,只有一类单位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其特点是: 肯定是事业单位,而绝对不是行政机关。

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部分行政职能,或者说是行政机关职能的延伸。财政全额负担该单位的工资福利。2.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在事业单位中很多,我们市直事业单位中有43个单位实行参 照管理,其大部分是各委、办、局直属的事业单位。3.行政机关中的事业编制只用于工勤人员,不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此将与机关体系松绑,有望走入长期平稳增加的通道。

六、什么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具体指哪些?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但是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而不是公务员编制的工作人员。

“参公管理”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员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如团委、科协、妇联等人民(群众)团体,因其使用行政编制,但无具体行政职能,因此称作参公群团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一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多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二级单位,比如档案局、史志办、渔政监察大队、城管执法局、劳动监察大队、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金融办、旅游局、关工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社保局、供销社等等,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但是此部分工作人员一般没有行政编制而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资福利待遇和公务员没有区别

七、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由来?

随着机构改革编制压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行政编制从严控制,且只减不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分配的行政编制很少,所以就有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严格而言,所谓参公管理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编制形式,而是指事业单位的一种人员管理方式。就目前而言,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审批单位一般为省级公务员管理机构,党委口为省委组织部,政府口为省人社局公务员局。

八、参照公务员管理怎么变成公务员?

提拔任职。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本质上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想要变成公务员身份,必须经过组织部门考核推荐,走选拔任用程序,提拔为副科以上实职。

九、参照管理和公务员区别?

       参照公务员管理一般是事业单位,但很多工作承担着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行政事务性工作,其管理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条例进行,这样的事业单位职工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比如南宁市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站即是参公单位。

      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主要执行普法、执法工作,保证国家行政机关的运行,公务运行和工作开展,工资发放由财政支付。

      参公管理管理与公务员考核模式、管理方式、资金来源是相差不大的,但参公单位是事业单位编制、参考公务员管理,两者的体制机制是不一样的。

十、教师是不是参照公务员管理?

教师不是公务员编制,不参照公务员法规定进行管理,是事业编,如果是公立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地方财政会全额拨款,如果是私立学校就要自己创收,如果是高校地方或中央将对高校进行部分拨款,但是高校的财政拨款,一般用于高校建设中,是否用于高校教师的开支要因校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