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4
2024
0

马鞍山市花?

一、马鞍山市花?

马鞍山的市花是桂花,每年可分别于2月、5月、8月和11月绽花4 次,通常每季花期约有20多天。所开的花儿密集,花色黄白,在枝条中分布均匀,花香也较为持久

二、日前,多地已经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请问最低工资标准的指导意义为?

解码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上海深圳北京稳居前三,14个地区超过2000元

[摘要]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位居全国居首,其次深圳和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达到2360元和2320元。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深圳、重庆、四川在内的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均已经达到2000元及以上。

2023年伊始,多地便传出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好消息。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居全国首位,其次深圳和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达到2360元和2320元。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深圳、重庆、四川在内的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均已经达到2000元及以上。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既能依法、及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待遇的享受,如失业保险金、工伤津贴、单位停工停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等,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为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不能被动接受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要主动调节本单位最低工资保障水平,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劳动力市场主动权掌握有益处。”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各省都在抢夺人口、抢夺劳动力,最低工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薪酬信号。提振经济、发展经济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的,如果最低工资太低,就不利于留住本地打工者,导致劳动力流失。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对于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是有正向帮助的。”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位居榜首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据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位居全国榜首,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其次是深圳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60元,而位居第三名的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2320元。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北京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达到25.3元,其次天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2.6元。

目前,上海(2590元)、深圳(2360元)、北京(2320元)、广东(2300元)、江苏(2280元)、浙江(2280元)、河北(2200元)、天津(2180元)、山东(2100元)、四川(2100元)、重庆(2100元)、福建(2030元)、湖北(2010元)、河南(2000元)在内的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2000元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海、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这意味着,上海和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更高。

袁帅指出,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其受益面不断扩大,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报酬部分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有利于正确确定劳动关系,也为企业搞好内部分配提供了一个基础。

新年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事实上,相比人社部于2022年4月公布的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云南、河北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

2022年8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10月1日起,调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云南省此次调整按照县级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三类标准,其中一类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670元提高到19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5元提高到18元;二类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17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4元提高到17元;三类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350元提高到16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3元提高到16元。

而河北省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是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三档最低工资分别为2200元、2000元、1800元,相比此前提高了300元、210元、120元;调整后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第一档每小时22元、20元、18元。

除此之外,河北省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以下各项: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接下来,即将迎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地区还有贵州省。

2022年12月30日,贵州省决定自2023年2月1日起,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一

类地区每月1890元,二类地区每月1760元,三类地区每月166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每小时19.60元;二类地区每小时18.30元;三类地区每小时17.20元。

对于多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袁帅认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也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要。只有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才有可能保障和推进发展。

“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低收入群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带来相关群体的收入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随着相关群体收入增高后的消费能力的增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其实将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物价水平、相关行业发展的均衡性、城乡均衡性等多重因素影响。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同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的直接受益者是工资水平处于最低工资标准区间的劳动者。实践中,这类劳动者往往都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用工合同中,是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所覆盖的真实群体。

在他看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是为了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福利,实现更佳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但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大环境来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会受制于宏观经济反弹的内生动力机制,许多方面必须做好配套工作才能真正让政策变化的目标劳动者真正获益。(以上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

图片来源:网络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管制劳动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组成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劳动者在夜班、高温、低温、井下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研究拟订,并报经劳动保障部同意。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其受益面不断扩大,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报酬部分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有利于正确确定劳动关系,也为企业搞好内部分配提供了一个基础。

最低工资是非常重要的薪酬信号,现在,各省都在抢夺人口、抢夺劳动力,最低工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薪酬信号。提振经济,发展经济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的,如果最低工资太低,就不利于留住本地打工者,导致劳动力流失。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对于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是有正向帮助的,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需要“提低调高扩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提低”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也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要,只有劳动者的基本的生活有所保障,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才有可能保障和推进发展。

三、最低工资标准由谁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由谁确定?

最低工资标准由谁确定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差别较大,因此《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按地区确定的,全国没有统一标准。   根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部于1993年和1994年先后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和《劳动部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原则。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最低工资制度实行统一管理。   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经向当地工商业联合会、财政、民政、统计等部门咨询后研究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报劳动部征求意见,报出25日内未接到劳动部提出变更意见,或接到变更意见进行修改后,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7天内在当地政府公报上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报纸上公布,同时报国务院备案,抄送劳动部。   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因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诸项因素发生变化,或本地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累计变动较大的,应当适时调整,但每年最多调整一次

四、马鞍山市车牌?

车牌是皖E开头。因为合肥是皖A,芜湖是皖B,应该是按照GDP的排名来分配字母的。马鞍山是一个四线城市,当然也不存在限牌政策

五、马鞍山市原名?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

马鞍山市是在1956年建设市级行政区,原来是一个农村,名字叫金家庄 ,在金家庄附近有一座山,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山形类似于马鞍由此得名。因此叫做马鞍山。每一处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以形为名的,更蕴藏着浓郁的地貌特色。

六、马鞍山市多大?

马鞍山市,别称钢城,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51],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截至2022年末,马鞍山市下辖3个区、3个县[3],土地面积40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6万人,城镇人口159.4万人,城镇化率72.90%[57]。

七、马鞍山市海拔?

贵阳马鞍山的海拔高度海拔:1444米.北纬26°12′50",距县城27公里,马鞍山脚即广顺镇。明代前马鞍山称为马岭,清代改称天马山,书写天马呈图,民国以后统称为马鞍山。马鞍山可作为广顺历史的见证之一。据《广顺州志》记载: “《一统志,金筑废司》注引、 《黔记》:明洪武四年酋长密定归顺、罢金筑府置金筑长官司于斗笠寨,永乐十一年密定子得珠迁于马岭(即马鞍山)之阳,曰坝寨,即今州治也。”

可见马鞍山在当时就很有名气。

八、马鞍山市人口?

马鞍山市户籍人口229.1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19.16万人,乡村人口109.98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城镇化率69.12%,比上年提升0.87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38‰,死亡率5.98‰,自然增长率5.40‰。

九、《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政府规定的全国或地方性的最低工资水平,它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中国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研究和审议日益加强,这也反映了政府对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视。本文将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1. 劳动力市场平衡与社会公平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和社会公平。通过确定一个最低的工资水平,对劳动者确保了一定的生活保障。这可以减少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合理低工资现象,避免雇主剥削工人的情况发生。劳动力市场的平衡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降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2. 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最低工资标准的设立也有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相比其他劳动者,弱势群体的工资水平往往较低,容易受到剥削。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可以提供一种保障机制,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也有利于改善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3. 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能力

  1. 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有助于增加劳动力的购买能力,刺激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增强消费能力。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有足够的需求支撑,而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可以提升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市场的活跃。

4. 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就业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企业竞争力和就业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要兼顾企业的承受能力,以避免对企业发展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也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5. 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减少社会上的劳动纠纷和不满情绪。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合理制定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社会的法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最低工资标准》在劳动力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在企业经济承受能力与劳动力权益保障之间取得平衡,确保社会各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十、大连最低工资标准?

自2018年1月1日起,大连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市内四区和旅顺口区、长海县及各先导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530元调整为16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5元调整为16元;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430元调整为15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4元调整为15元,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6%。

据介绍,大连市自1995年开始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经过多次调整最高标准由1995年的220元调整到2018年的1620元。大连市要求,各用人单位应严格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或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申诉,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